| ISBN/价格: | 978-7-100-21235-9:CNY118.00 |
| ISBN/价格: | 978-7-100-21235-9:CNY118.00 |
| 题名: | 中德哲学浅释 |
| 作品语种: | chi |
| 作品语种: | chi |
| 出版国别: | CN 110000 |
| 出版国别: | CN 110000 |
| 题名责任者项: | 中德哲学浅释 |
| 题名责任者项: | 中德哲学浅释 |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
| 载体形态项: | 342页:;+24cm |
| 载体形态项: | 342页:;+24cm |
| 一般附注: | 张祥龙文集 第14卷 |
| 一般附注: | 张祥龙文集 第14卷 |
| 提要文摘: | 本书汇集了张祥龙先生对德国文化、哲学等方面思考的文章,这些文章论述了中德之间在语言、文化、思想方式和传统哲学等方面的异质性。同时,着重探讨了当代德国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之间可能发生互动的广阔领域。文章集中于五个方面:第一部分是中德文化与思想关系的泛论;第二部分是对于康德、黑格尔两位德国哲学家学说的研究;第三部分是阐发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的多重关系,以及他思想形成期和晚期的两个重要思路;第四部分讨论象(Bild)的哲理,深化对象及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理解;第五部分从现象学研究中的问题入手,探讨中西哲学间的跨文化差异和理解。 |
| 提要文摘: | 本书汇集了张祥龙先生对德国文化、哲学等方面思考的文章,这些文章论述了中德之间在语言、文化、思想方式和传统哲学等方面的异质性。同时,着重探讨了当代德国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之间可能发生互动的广阔领域。文章集中于五个方面:第一部分是中德文化与思想关系的泛论;第二部分是对于康德、黑格尔两位德国哲学家学说的研究;第三部分是阐发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的多重关系,以及他思想形成期和晚期的两个重要思路;第四部分讨论象(Bild)的哲理,深化对象及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理解;第五部分从现象学研究中的问题入手,探讨中西哲学间的跨文化差异和理解。 |
| 题名主题: | 哲学 中国 文集 |
|---|
| 题名主题: | 哲学 德国 文集 |
| 题名主题: | 哲学 中国 文集 |
|---|
| 题名主题: | 哲学 德国 文集 |
| 中图分类: | B2-53 |
|---|
| 中图分类: | B516.59 |
| 中图分类: | B2-53 |
|---|
| 中图分类: | B516.59 |
| 个人名称等同: | 张祥龙 著 |
| 个人名称等同: | 张祥龙 著 |
| 记录来源: | CN BKBB 20230604 |
| 记录来源: | CN BKBB 2023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