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价格: | 978-7-104-05177-0:CNY88.00 |
ISBN/价格: | 978-7-104-05177-0:CNY88.00 |
题名: |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 |
作品语种: | chi |
作品语种: | chi |
出版国别: | CN 110000 |
出版国别: | CN 110000 |
题名责任者项: |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司炳月,于洋欢著 |
题名责任者项: |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司炳月,于洋欢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22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22 |
载体形态项: | 220页:;+25cm |
载体形态项: | 220页:;+25cm |
一般附注: | 本书系2020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外宣文献英译的历时语料库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号:L |
一般附注: | 本书系2020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外宣文献英译的历时语料库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号:L |
提要文摘: | 本书以白之 (2002)、汪榕培 (2000) 和张光前 (2001) 的三部《牡丹亭》英译本为分析对象,对《牡丹亭》英译中的互文指涉进行个案研究。笔者认为,从互文性视角研究用典的翻译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典故的本质、意义以及用典的作用,即符号学本质、历史文化内涵、“故事”形式、互文创作机制。基于此,本书提出了用典翻译的两条原则:第一,立足对典故的“识别”,“阐释”其在文本中的新义;第二,再现原典故的寓意,引发目的语读者的互文联想。要获得上述效果,用典翻译的最佳译法为以典译典,其次为以文释典。 |
提要文摘: | 本书以白之 (2002)、汪榕培 (2000) 和张光前 (2001) 的三部《牡丹亭》英译本为分析对象,对《牡丹亭》英译中的互文指涉进行个案研究。笔者认为,从互文性视角研究用典的翻译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典故的本质、意义以及用典的作用,即符号学本质、历史文化内涵、“故事”形式、互文创作机制。基于此,本书提出了用典翻译的两条原则:第一,立足对典故的“识别”,“阐释”其在文本中的新义;第二,再现原典故的寓意,引发目的语读者的互文联想。要获得上述效果,用典翻译的最佳译法为以典译典,其次为以文释典。 |
中图分类: | I207.37 |
中图分类: | I207.37 |
个人名称等同: | 司炳月 著 |
---|
个人名称等同: | 于洋欢 著 |
个人名称等同: | 司炳月 著 |
---|
个人名称等同: | 于洋欢 著 |
记录来源: | CN BKBB 20230307 |
记录来源: | CN BKBB 2023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