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价格: | 978-7-5043-8640-3:CNY50.00 |
| ISBN/价格: | 978-7-5043-8640-3:CNY50.00 |
| 题名: | 想象与错置 |
| 作品语种: | chi |
| 作品语种: | chi |
| 出版国别: | CN 110000 |
| 出版国别: | CN 110000 |
| 题名责任者项: | 想象与错置/.胡冯彬著 |
| 题名责任者项: | 想象与错置/.胡冯彬著 |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1 |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1 |
| 载体形态项: | 195页:;+24cm |
| 载体形态项: | 195页:;+24cm |
| 提要文摘: | 在传播学史中,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研究和哥伦比亚学派的大众效果研究被认为是传播研究领域中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范式,相互对立的二元。这种已被认为是“常识”的二元对立是否真的存在过?答案是肯定的话,依据是什么?假若是否定的话,这种对立又从何而来,如何以及怎样被建构在此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哪些方面被凸显出来,哪些方面又被遮蔽起来,是本书亟需解决的问题。要探究这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实质,首先要了解法兰克福学派为何会以这样的面貌被书写入美国的传播学史中,然后在学术史中考察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是如何被接受或被修正,再思考该学派二代学者间的学术取向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向。 |
| 提要文摘: | 在传播学史中,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研究和哥伦比亚学派的大众效果研究被认为是传播研究领域中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范式,相互对立的二元。这种已被认为是“常识”的二元对立是否真的存在过?答案是肯定的话,依据是什么?假若是否定的话,这种对立又从何而来,如何以及怎样被建构在此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哪些方面被凸显出来,哪些方面又被遮蔽起来,是本书亟需解决的问题。要探究这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实质,首先要了解法兰克福学派为何会以这样的面貌被书写入美国的传播学史中,然后在学术史中考察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是如何被接受或被修正,再思考该学派二代学者间的学术取向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向。 |
| 题名主题: | 法兰克福学派 研究 |
| 题名主题: | 法兰克福学派 研究 |
| 中图分类: | B089 |
| 中图分类: | B089 |
| 个人名称等同: | 胡冯彬 著 |
| 个人名称等同: | 胡冯彬 著 |
| 记录来源: | CN 91MARC 20211015 |
| 记录来源: | CN 91MARC 2021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