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价格: | 978-7-5103-3567-9:CNY56.00 |
| ISBN/价格: | 978-7-5103-3567-9:CNY56.00 |
| 题名: | 媒体外交 |
| 作品语种: | chi |
| 作品语种: | chi |
| 出版国别: | CN 110000 |
| 出版国别: | CN 110000 |
| 题名责任者项: | 媒体外交/.吴非著 |
| 题名责任者项: | 媒体外交/.吴非著 |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21 |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21 |
| 载体形态项: | 203页:;+图:;+24cm |
| 载体形态项: | 203页:;+图:;+24cm |
| 一般附注: | 本书为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研究--基于中俄传媒交流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 16AZD052) 的阶段性成果 |
| 一般附注: | 本书为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研究--基于中俄传媒交流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 16AZD052) 的阶段性成果 |
| 提要文摘: | 媒体外交,又称“媒介外交”“传媒外交”,英文为MediaDiplomacy(本书中的“媒体”,既包括大众媒体和社交新媒体等媒介,又包括媒体研究学者在内),属于公共外交的一种。媒体外交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但是媒体外交作为一门学说则是在冷战期间随着媒介技术与国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确立的。美国与俄罗斯在媒体外交上的发展基本以冷战与全球化为脉络,美国的媒体外交是建立在其自身的强大媒体基础之上,对于国际事件基本上保持了自身的观点,并且与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局面。比如,在“9·11”反恐政策中,美国更加借用公共外交与媒体外交中的体制性特点,来宣传美国反恐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媒体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社交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公民都能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成为媒体外交中的一员。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一国公众在国际事务中进行话语表达的事实成为可能,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也已成为一个外交的“公共阵地”。媒体已经融入外交并成为其必不可少的手段,作为国际关系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国际新闻媒体逐渐以行为主体身份参与外交进程,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 提要文摘: | 媒体外交,又称“媒介外交”“传媒外交”,英文为MediaDiplomacy(本书中的“媒体”,既包括大众媒体和社交新媒体等媒介,又包括媒体研究学者在内),属于公共外交的一种。媒体外交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但是媒体外交作为一门学说则是在冷战期间随着媒介技术与国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确立的。美国与俄罗斯在媒体外交上的发展基本以冷战与全球化为脉络,美国的媒体外交是建立在其自身的强大媒体基础之上,对于国际事件基本上保持了自身的观点,并且与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局面。比如,在“9·11”反恐政策中,美国更加借用公共外交与媒体外交中的体制性特点,来宣传美国反恐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媒体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社交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公民都能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成为媒体外交中的一员。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一国公众在国际事务中进行话语表达的事实成为可能,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也已成为一个外交的“公共阵地”。媒体已经融入外交并成为其必不可少的手段,作为国际关系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国际新闻媒体逐渐以行为主体身份参与外交进程,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并列题名: | Media diplomacy eng |
| 并列题名: | Media diplomacy eng |
| 题名主题: | 传播媒介 应用 外交 研究 美国 |
|---|
| 题名主题: | 传播媒介 应用 外交 研究 俄罗斯 |
| 题名主题: | 传播媒介 应用 外交 研究 美国 |
|---|
| 题名主题: | 传播媒介 应用 外交 研究 俄罗斯 |
| 中图分类: | D871.2 |
| 中图分类: | D871.2 |
| 个人名称等同: | 吴非 著 |
| 个人名称等同: | 吴非 著 |
| 记录来源: | CN 91MARC 20210613 |
| 记录来源: | CN 91MARC 20210613 |